这表明英国承认,亚洲的全球重要性日益增大。这么做并非公然针对中国,相反英国在努力取悦中国,以争取投资。40多年前,英国军队从“苏伊士运河以东”的基地完全撤走了。如今,英国又开始加大海湾和亚洲的防务介入。分析人士认为,此举反映出英国对该地区的全球重要性日益增大的承认。
英国正在巴林重设一个海军支援设施,在阿曼拥有一支常驻军队,并在迪拜和新加坡设立新的国防参谋中心。
英国皇家空军(RAF)的台风战斗机(Typhoon)今年跟日本军用飞机共同训练;这是日本空军在战后首次与美国以外的国家举行演练。
一位资深外交官最近说,当英国的两艘新航母在几年后具备作战能力时,它们将“在太平洋游弋”,以确保海上航道畅通。
英国国际战略研究所亚洲分所(IISS-Asia)执行主任蒂姆•赫胥黎(Tim Huxley)表示,英国对亚洲防务介入加深反映出,该国执政的保守党希望通过全球视野而非欧洲视野来思考本国的防务角色。
英国在20世纪70年代从东南亚撤走——令时任新加坡总理李光耀(Lee Kuan Yew)感到沮丧,因为当时这个城市国家自己的武装力量正处于起步阶段——标志着该地区转向发展本国的防御力量。
如今,新加坡拥有一只在东南亚国家中装备最精良的军队。当时,为了应对英国撤退,新加坡把国防开支增加了两倍,并与英国、马来西亚、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订立了一份安全联盟——亚洲五国联防(Five Power Defence Arrangements)。
英国在近几个月加大了军事介入力度,反映出该国在外交方面对该地区的重视;英国首相特里萨•梅(Theresa May)上任后第一次率领贸易代表团出访的对象国是印度。12月访问巴林时,梅承诺要加深与海湾国家之间的安全合作。
英国这么做并非公然针对中国。英国政府一直在努力取悦中国,以争取中国投资。分析师说,相反,英国寻求在世界舞台上展示其持久的军事能力。
然而,英国的口头说法和军事能力之间存在着差距,财政制约导致其军事能力越来越弱。英国在亚洲唯一幸存的驻军——驻文莱部队——的资金来源不是英国纳税人,而是该国苏丹。
英国在伊拉克和阿富汗作战行动的缺陷,包括缺乏规划和缺少关键装备,使人对其行动效力产生怀疑。英国在阿富汗保留了一支小型部队,用于履行非战斗职能。
来源:英国金融时报
- 驻军吉布提 中国"珍珠链战略"再下一城?[14/07/2017 09:30]
- 东海争端 — 那些“盲点”与错误认识[05/01/2016 07:31]
- 美媒资料: 南中国海大事记 [28/09/2015 09:10]
- 中国虚构记忆病症[04/11/2014 01:52]
- 根据国际法对“牛舌线”声索的一些分析[29/10/2014 06:59]
- 安倍的“软实力政治”[10/10/2014 02:35]
- 越南与印度加强合作为地区和平稳定做出贡献[15/09/2014 01:12]
- 中国在东海修建岛礁的战略[11/09/2014 03:39]
- 美媒:美日海军亲密伙伴,遏制中国靠印太联演[20/04/2014 14:02]
- 社评:美国在欧洲受挫会调整亚太战略吗?[25/03/2014 06:25]
- 中国学者:中国外交面临两大部分挑战[17/03/2014 05:33]